稻田氮肥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者:常熟站  更新时间:2007-05-18

    日前江苏省科技厅发布消息:由我所与扬州大学合作完成的稻田氮肥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06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苏政发〔200726号)。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扬州大学。主要完成人:王德建、戴其根、尹 斌、朱兆良、凌启鸿、杨林章、张洪程。

“稻田氮肥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农田氮磷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中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NPK迁移转化与优化管理”的主要成果。隶属于农业与环境科学技术领域。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高产区,也是肥料高投入区,氮肥利用率低,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针对本区农业上氮磷过量使用和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突出矛盾,从稻田土壤氮素转化规律及其环境效应,稻麦高产、优质与环境协调的高效施肥技术,以及减少氮肥损失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等方面进行攻关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系统地研究了苏南地区主要土壤的有机氮矿化特性,同步测定了田间原位矿化氮与无氮区水稻吸氮量,提出了用无氮区当季作物吸氮量和矿化培养氮作为估算土壤供氮能力的简便方法。(2)同步测定了稻田氮素氨挥发、径流、渗漏、干湿沉降的通量,阐明了稻田氮素损失及对水体和大气的环境影响。(3)结合稻麦高产和环境友好为目标,研究并提出了稻麦氮肥适宜用量及其实用的确定方法;优化了氮肥运筹模式,明确了倒4叶期为水稻、小麦高效的追肥叶龄期;建立了控制氮肥污染的稻麦高效施肥技术。(4)率先把抑氨膜技术、基肥干深施技术、生态拦截带技术应用于稻田,并在技术实用化与抑氨膜产品规模化生产方面取得了突破,与“以水带氮”技术、水肥耦合调控模式等配套,建立了显著减少氮肥损失的实用技术体系。(5)通过上述技术综合集成,建立了稻田氮肥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并根据土壤类型与速效养分测定资料,分区制定了技术规程,进行大面积示范。

本研究从控制稻麦施氮量的源头出发,确定基追肥比例与追施时期的调控,到对流出稻田的氮素进行拦截的全过程的氮肥污染控制综合技术体系,显著减少了氮肥损失。该技术可使稻麦氮肥利用率达40%以上,节氮20%以上,稻麦两季节氮110-135 kg/ha,产量可持平或略增、品质有所提高。经过5年的研究与示范完善,以“稻麦高效施肥技术”为主体的“稻田氮肥污染控制技术”在苏南、苏中累计应用面积达72.7万公顷,节氮 8.00-9.81万吨(N),折合人民币 3.30-4.05亿元。

本项目依托南京土壤所农田养分研究和扬州大学稻麦高产栽培研究优势的结合,组织了苏南、苏中14个县市的近50名科技人员进行了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共投入经费410万元,建立了一套适合集约化农区特点的农田养分管理技术体系。发表论文6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7 篇。国家发明专利2项,培养研究生21名。《农民日报》、《科学时报》等新闻媒体都进行了相关的报道。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