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10大示范模式得到推广和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者:综合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13-12-14

 

示范模式1:粮食主产区土壤生产力-生态效益双赢模式创建,为我国粮食持续稳定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基于施肥策略研究成果,从产量、肥力、环境3方面平衡,创建了粮食主产区土壤生产力-生态效益双赢模式,其核心技术是平衡精量施化肥以保证当季高产和降低污染,有机物施用北深南浅,旱重水轻,以达到北培肥南控酸、旱固碳水减排。具体技术组合:东北黑土区为种养耦合-有机物深埋-平衡精量施化肥-高产栽培,黄淮海潮土区为有机物回田固碳(或少免耕)-平衡精量施化肥-覆盖和精灌节水-高产栽培,长江下游稻麦轮作区为麦重稻轻秸秆还田-平衡精量施化肥-轻简机械化栽培-生态沟截氮磷,长江中游双季稻区为半量秸秆还田-平衡精量施化肥-轻简机械化栽培,南方红壤旱地为控酸培肥(碱渣和重施有机物)-轮作-平衡精量施化肥。

示范模式2黄淮海平原新一代生态高效可持续农业技术与模式试验示范。

针对黄淮海平原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发了农田墒情监测和灌溉计量物联网技术、单方流量和畦田规格优化技术,建立了低投入、计量灌溉、规模化应用的节水灌溉模式。研发了种、肥、水一体化免耕播种机,建立了中型机械统一联合作业模式,克服了耕作耗能耗时、小面积分户作业问题。提出了种、肥、水协调优化施肥技术,结合缓释性新型肥料,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通过农田边界植被构建、嵌作天敌栖息作物及天敌释放技术的研究,建立了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研发了低成本的手机、信息机产品、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低成本、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网络。构建了企业-合作社联盟,实行农资、技术全程服务,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节一网”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模式。灌水量减少20%,节约燃油50%,减少农药50%,肥料利用率提高15-20%。示范田小麦、玉米年产量1.2吨,辐射推广面积100万亩。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模式和样板。

示范成果模式3:新疆盐碱土生物改良与棉花优质高产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

新疆是我国盐碱危害最严重的地区,70%的农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化问题,新疆也是我国特大商品棉生产基地,棉花产量占全国的40%CERN在新疆所属的实验站,针对新疆生产实际,经长期摸索创造性地提出了盐碱土生物改良的“三段模式”与充分利用新疆光热条件的棉花种植的“双层双株”模式。前者将重盐碱土改良分为种植盐生植物—耐盐作物—一般作物三个阶段,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自2004年来,在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和伊犁河谷累计推广近280万亩,节水10亿m3,直接经济效益近1.37亿元。棉花“双层双株”模式利用品种间自然株高差异,形成双层冠,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创造了255.9公斤/亩的皮棉单产世界纪录;在准噶尔、塔里木、吐哈盆地三个示范区推广240万亩,总增产皮棉5771.2万公斤。

根据应用证明统计,在模式示范项目执行期间,模式推广面积达1240.0万亩,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1.6亿元;据此推算2001-2010年,本模式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35.9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07.8亿元、社会经济效益539.0亿元。

示范模式4温带典型草原合理利用保护治理和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体系。

针对我国温带典型草原沙地、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面临的不同生态问题,内蒙古站研发了典型草原合理利用保护治理和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体系。包括沙地综合治理的“三分模式”和“生物网格治沙技术”等。ScienceNews Focus栏目对此进行专题报道。“三分模式”和“生物网格治沙技术”在浑善达克沙地推广5000平方公里。天然草地合理利用技术累计在锡林郭勒盟5个旗县推广4.5万平方公里;人工草地和青贮饲料地建植技术在锡林浩特市和多伦县累计推广25万亩。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欢迎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

示范模式5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技术集成及应用。

基于区域生态系统耦合效应理论,研发了高寒草甸草场“取半留半”的草地合理利用技术、饲草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加工技术、牦牛及藏系绵羊TMR(全混合日粮)饲料配方及健康养殖技术,制定了高寒牧区牦牛冷季补饲育肥技术等规程,建立“120资源置换模式”、“资源利用率的倍增模式”和“324加速牲畜出栏模式”3种生态畜牧业新模式,提出高寒草地可持续管理的理论及技术体系,支撑了《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和《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制定。在青海环青海湖及三江源地区推广面积达14480平方公里,提高牧民收入累计达到9.8亿元

示范模式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模式及其应用。

开发了沟坡道路防蚀技术、经济林果水土保持高效模式和集水灌溉技术、抗旱造林技术、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高效利用技术。在黄土丘陵区构建了农果复合型、农牧型、高效设施型等5个生态经济技术体系;在黄土高原沟壑区集成了沟坡综合开发治理技术体系。提出了黄土高原以植被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相结合、以乡土植物为主体、合理利用外来植物种的植被修复策略,形成了以树种选择和抗旱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植被建造关键技术体系。在黄土丘陵区延安市建立了707 km2的示范区和黄土塬区长武王东沟示范区,并辐射推广到陕北8km2区域,净增经济效益4.3亿元,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示范模式7:红壤丘陵山区资源综合利用与植被恢复模式。

针对红壤丘陵区土壤肥力和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和森林退化问题,以提高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为目标,研发了以减缓红壤旱坡地径流和保护表土结构为核心的“集流聚肥耕作”技术、以红壤酸化修复为核心的人工林林下植被立地条件改善技术、以养分库和生物功能协同提升为核心的红壤坡地水肥协调管理技术,集成了基于红壤侵蚀坡面径流调控的工程综合配置技术体系、基于生物协同机制的红壤残次林和退化人工林的结构快速改造技术体系、基于有机肥施用的坡地红壤化学-生物-工程综合保水保土和培肥技术体系。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建立了南方不同区域退化红壤丘陵综合开发利用的“林、果、经作、草、畜、鱼”立体种养模式,在江西鹰潭、湖南桃源、广东梅州和广州进行试验示范;建立了南方“治坡、降坡、稳坡”三位一体的经济开发型崩岗治理模式,在江西兴国、福建长汀进行示范;建立了不同区域红壤退化植被快速混交重建模式,并在江西鹰潭、湖南会同、广东广州、广西环江进行了示范。累计示范面积10.5万亩,推广面积371.7万亩,示范区林草覆盖率提高15%(达到65%以上),水土流失减少面积减少60%,示范区累计增加直接经济效益达43.4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示范模式8乡土物种与非常规水资源在荒漠化防治与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在我国绵延数千公里的北方干旱地区,发育了丰富的耐旱、耐盐、耐沙埋等独特品质的抗逆物种(例如梭梭、柽柳等)。CERN在干旱区所属台站,依据其对物种特性实验研究的深刻认识,充分利用被忽略、废弃乃至被视为灾害的洪水、咸水为水资源,探索出了荒漠化防治与荒漠区植被恢复的新路子,成功实现了“变废为宝”、“转害为利”。在塔里木盆地利用洪水恢复柽柳植被的试验示范已获得UNEP颁发的“拯救干旱土地”奖;利用干旱区丰富的地下咸水进行植被恢复的试验示范已被广泛应用于沙漠地区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区的生态防护。20年来,CERN在干旱区所属各站已研制开发利用抗逆物种和劣质水资源进行荒漠化防治的成套技术10余套,为干旱区重大工程的生态防护、减少干旱区农田的沙漠侵袭、控制沙尘暴的爆发等做出了巨大贡献。

示范模式9以生境改善为核心的富营养化湖泊水质改善与生态恢复新模式。

在系统研究水生植物生长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基础上,集成了光照改善、风浪消除、蓝藻水华控制与鱼类种群调整等一系列技术生境改善技术,并在太湖梅梁湾饮用水水源地得到了实施应用。并在太湖五里湖、广东惠州西湖等湖泊中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示范成果模式10发展了内陆湖泊水体污染监测与蓝藻水华预警技术系统。

根据湖泊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爆发的特点,研发了基于卫星遥感监测、地面在线自动监测与人工辅助监测相配套的湖泊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监控系统,形成全天候、广覆盖的监控体系。进一步发展了基于三维水动力与蓝藻生长模拟模型,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来预测预警特定水域蓝藻水华堆积情况。预测预报精度达到80%以上,2008年以来,在太湖地区共发布蓝藻水华的预测预警版半周报140余期,为防控蓝藻污染事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肯定,目前该技术系统已经在巢湖等湖泊推广应用。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