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作者:鹰潭站  更新时间:2007-05-18

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院重点野外开放站三次评议评比中,本站综合科研水平皆名列前茅。自建站以来,本站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2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9项;共发表论文785篇,其中SCI论文25篇;核心期刊416篇;撰写出版专著14部,出版“红壤生态系统研究”论文集7集,其中1集英文专辑;近5年来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10项。此外,本站还于1993年创办了《当代复合农林业》杂志(季刊)。
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归纳成以下几方面:
1)确认红壤脱硅富铝化仍在继续进行,解决红壤发生演替问题。
认为红壤的发生虽经历了长期的古风化过程,但当前的气候条件对其形成仍有显著影响。从而说明红壤不是“古风化壳”问题。此外,计算出我国南方4种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的绝对和相对年龄。
2)探索了红壤养分的退化途径,解决退化土壤的防治问题。
N素主要是淋失和径流损失,P素主要是红壤中活性Al 对P的固定,K素主要是径流和淋失,我国东南丘陵区土壤养分退化严重程度是N>P>K。土壤养分水平发展趋势决定退化和重建过程二者的相对大小和强弱;同时提出了土壤养分退化的基本定义。
3)提出了退化土壤和环境的恢复重建措施,解决由理论型向开发型转化问题。
提出立体种植、增加覆被、农林间作、合理间套轮作、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秸秆还田、合理施肥、种植耐酸耐污染作物等。
4)提出了养分平衡评价的原则和方法,解决了化肥的合理施用问题。
原则是补充养分不足、减少肥料浪费、不污染环境,方法是应用土壤养分贡献率 S=1/D(式中D为养分平均相对增长率,用相对产量表示)和养分允许平衡亏损率B%=(1-S)/E-1*100%(式中E为某养分肥料利用率)计算求得。该公式为判断不同土壤不同养分盈亏是否合理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标准和方法。
5)探索出红壤易干旱的作用机理, 解决红壤缺水的理论问题及提出因地制宜治理措施。
认为红壤发生干旱的原因是由于降雨量超前于潜在蒸发量变化和土壤物理性质等共同决定的,前者是造成红壤伏秋旱的主因,后者则引起红壤表层(30厘米)水分变化剧 烈,干旱缺水,必须通过农林混作等途径调控深层水分,促进土壤-植物-环境间的水分交换。
6)提出了红黄壤区农业综合发展战略和开发利用对策,解决农业结构和转型问题。
要着眼于现代农业基地的培育和创建,又要着眼于的中低产田的改造和提高;要考虑耕地,更要考虑占总面积70%以上的林草地和荒坡地的合理开发;既要考虑传统的种植结构,也要考虑立体种植和优良品种的引种和培育;既要考虑红壤资源开发利用的当前效益,又要考虑中期、远期效益以及水土资源的合理保护、培育。
7)提出了红壤综合利用模式,解决了土壤资源浪费及农业结构不合理问题。
建立了“顶林、腰果、谷农、塘鱼”农业生态模式。并以畜(禽)为纽带,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这一模式可提高物流能流利用率15-30%,提高单产或生物量1-1.3倍,农产品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增值50-70%,侵蚀地水土流失量由7000 T/km2 减少到<100 t/km2,同时向周围辐射推广,仅12个专业养猪户的统计,三年累计出栏肉猪14.5万头,鱼塘增产7.8万公斤,新增产值7909万元。显示出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为该区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示范样本。
8)提出了几项实用的农业持续发展技术,解决了把理论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问题。
如水资源保护与水分调控技术,增肥节肥技术,种养结合和定量调控技术,快速绿化技术等。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