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奥运科技攻关项目“优秀运动员应激损伤机理与调控方法研究”取得进展

作者:栾城站  更新时间:2008-06-02

——成果将应用于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队备战训练

     5月20日,国家奥运科技攻关项目“优秀运动员应激损伤机理与调控方法研究”成果“胡萝卜素微生态营养液”和“止泻消痛片”向国家体育总局捐赠仪式在北京举行。

      据介绍,根据项目要求,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联合攻关,研制了针对运动员应激损伤的肠道调节剂“胡萝卜素微生态营养液”和“止泻消痛片”,2008年通过了兴奋剂检测和安全性评价,并应用于国家队运动员备战2008年奥运会。

      运动可引起肌肉和内脏血流的重新分配,导致骨骼肌的血管扩张以增加血流,胃肠道则发生血管收缩,其结果为内脏和胃肠道血流减少。在生理状态下肠道供血、供氧能力可远远满足肠道黏膜的氧需求量,但在极限运动时肠道血流可减少80%,当肠道供血减少50%以上时即会诱发肠道黏膜损伤和功能紊乱。极限运动引起的肠道缺血,是运动性腹泻和胃肠功能紊乱的主要病因。目前,国际上尚无有效预防和治疗运动性腹泻的药物。

      在以往我国历届奥运会上,因为运动性腹泻和胃肠功能紊乱直接影响了运动成绩的例子并不在少数。1988年曼谷亚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出现过大范围的腹泻;2003年备战雅典奥运会前夕,我国竞走国家队也出现了多人腹泻的现象。据课题攻关组2004年调查我国多数体能类型项目队,在备战期间均患有比较严重的运动性腹泻腹痛,直接影响了体能发挥和成绩的提高。

      为此,各国想方设法寻找解决方法,但至今尚无理想药物。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洪兴华带领的课题组,将现代医学肠道微生态学和传统中医药学结合,用胡萝卜提取物制成的“胡萝卜素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和用中药脂溶性成分组成的运动应激调节剂,能有效地预防治疗体能类项目运动性腹泻和腹痛,快速恢复运动员的体能,填补了我国运动医学的一项空白。

      本次奥运攻关充分发挥了多学科优势互补,联合作战。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多家从事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单位合作,研制成功的“胡萝卜素微生态营养液”和“止泻消痛片”可有效预防肠缺血损伤所致的运动性腹泻和胃肠功能紊乱,白山辅尔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成功为该项目进行了成果转化。

      据悉,此次捐赠仪式向国家体育总局捐赠“胡萝卜素微生态营养液”50000瓶和“止泻消痛片”200瓶。该成果2004年已全面用于雅典奥运会的备战训练和奥运比赛,取得了良好预防运动性腹泻和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应用将对我国运动员备战2008奥运会时的肠道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马七军副所长和庄双会董事长共同向李国平教授赠送奥运科技攻关产品


2008奥运备战办潘志琛司长向马七军副所长颁发证书


奥运科技攻关组和转化企业领导合影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
中心洪兴华研究员在赠送仪式上发言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