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科学时报2010年12月22日“跋山:让我们前行更睿智英勇”报道中关于环江喀斯特站的部分内容

作者:环江站  更新时间:2010-12-28

让喀斯特生态功能得到提升

      2010年5月,随着国家水利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会议召开,广西环江县的坡耕地治理国家试点工程也正式启动。这是继国家发改委“西南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示范区”之后,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站依托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利用其正在实施的喀斯特生态适应性修复研究成果积累,为环江县争取到的又一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组织科技力量,挺进广西环江县等地区,让喀斯特改变贫穷的面貌由来已久。该所所长王克林对本报记者说:喀斯特地区因为是以化学溶蚀为主,虽有水土流失,表面上看去水却是清的,但土层却一直在减薄。土壤侵蚀以地下漏失为主、地表顺坡流失为辅,这与红黄壤山地和黄土高原等其他区域的土壤顺坡流失规律完全不同,必须用特有的方法保持水土。

      2006年王克林和研究生发表文章,发现受人类活动干扰,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空间分异出现倒置现象,坡地中下部高于坡麓洼地,没有出现洼地积累效应;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自然保护区,则符合土壤养分水分的“洼积效应”规律,这对指导人地矛盾尖锐的峰丛洼地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喀斯特站5年多的野外定位科学观测,逐渐认识到喀斯特土壤侵蚀是个缓慢的渐进过程,由于人为扰动加速耕作土壤的快速侵蚀,可以是自然过程的几倍到十几倍。

      王克林说到种植玉米的关键点:目前在喀斯特峰丛洼地地区,90%的食物来源是玉米,能在岩窝窝里种上几颗玉米,便是最主要的耕作方式和最普遍的农业活动。玉米成为当地食物的主要来源,不可否认为缓解温饱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玉米地的人为耕作也大大加剧了对土壤的侵蚀,种植玉米对水土保持而言,是一种极为负面的效应。这个恶性循环的链条应该切断。

      王克林说:缓解人地矛盾,环江县上个世纪90年代走的路线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的生态移民途径,但由于可供安置的土山丘陵十分有限,现在我们为其规划的替代途径,是农民在喀斯特石山区能就地发展,寻求一种经济和生态获得双赢,不但能脱贫致富,而且生态功能逐步提升的模式。

      科学家研究当地群众的牧草种植,引进了“桂牧1号”,把毛南山乡以种植业为主的玉米种植方式,变革成农牧耦合的草食畜牧业为主体的模式,对坡耕地玉米进行退耕,构建木本饲料植物作为先锋群落,发展优质牧草与肉牛圈养,形成喀斯特农牧复合生态系统。当地一户农民养二十多头牛,人均收入从过去每年500~600元,提高到现在每年3000-4000多元。牧草是多年生的,可以种植6年,不用翻耕,这样就保持了水土,而且种草养畜之后,农民都有了沼气池,也保护了薪炭林和水源林。

      “环江县的这种做法,是对喀斯特地区传统种植方式的一种变革。”王克林对本报记者介绍: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的角度,重新思考在人口压力胁迫下的喀斯特生态恢复途径,构建农林牧耦合的替代草食畜牧业生产模式,大大减轻了耕作活动对一些坡耕地的破坏,草食畜牧业已成为农民新增收入的主要来源。

      王克林坦言,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从15年前开始,接受中科院西南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的政治任务,到现在能够主动出击,在喀斯特地区积极寻求科研需求,目前有了较为丰富的科研积累,真正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科技支撑,对喀斯特的治理有了坚定的自信心,绝非一蹴而就的易事。

全文如下: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12/239875.html [2010-12-22]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