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报道--《世界树木状况报告》正式发布

作者:鼎湖山站  更新时间:2021-09-10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通讯员 周飞 
/由受访者提供

树木对于地球生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对全球树木生存状况的研究结果。

2021年9月1日,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向全球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界树木状况报告》(下称《报告》),该工作由BGCI牵头,联合包括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内的全球60多个机构、500多位专家,通过5年的努力对全球近6万种树木进行了评估(全球树木评估,GTA),这也是首次对全球树木的综合评估。

该《报告》向所有人发出警示:30%的树种正濒临灭绝,受威胁树种数量是受威胁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总数的两倍!树木需要帮助!

400多种树木野外存活个体少于50株

《报告》通过BGCI的全球树木评估组(GTA),在过去五年中进行深入研究,收集了全球58497种树种的灭绝风险信息。

结果显示:作为地球最为重要的生物载体的树木,在森林砍伐、病虫害、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正在遭遇重大危机, 30%(17500种)的树种濒临灭绝,其中400多种树木在野外的存活个体少于50株,至少有142种树木已野外灭绝,这意味着全球受威胁的树种数量是受威胁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总数的两倍。

《报告》指出,树木多样性方面在全球分布不均匀,树种数量最多的是中美洲和南美洲,其次是东南亚和非洲等热带地区,受威胁树种比例最高的地区为热带非洲,其中马达加斯加是树种受威胁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受威胁树种的分布与树种数量呈相关性,圣赫勒拿岛、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是三个树种受威胁度最高的国家,其中,圣赫勒拿岛达到了69%,马达加斯加为59%,毛里求斯为57%。

该《报告》结果显示:树木栖息地的丧失是目前对树种的最大威胁,包括了植被被完全破坏、栖息地的退化和碎片化等。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40%,而且29个国家已经丧失了其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后,其土地被用于耕种、城市和工业化发展、采矿等。

而且,人类对于木材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加剧了对树木的威胁。以马来西亚的婆罗洲为例,每年的木材出口量已经超过了亚马逊雨林和非洲地区木材出口量的总和,当地所产的龙脑香科树木在全球市场非常受欢迎。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量的森林被砍伐转变成为了农业种植园,这一趋势也导致了当地近70%的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另外一个典型的案例则是出产自洪都拉斯的玫瑰木,这种树木木质紧致,是制作乐器极佳的原材料,而如今,玫瑰木已经成为严重濒危物种。

该《报告》显示:有些树种在全球已经只剩下一株了。如何保护?64%树种在至少一个保护区中存活

在指出全球树木面临的危机的同时,该《报告》也在为未来的树种保护提出了建议。《报告》称,确定哪些树木处于危险之中并确保这些树木受到保护,是防止灭绝和恢复濒危物种的最有效方法。目前,至少有64%的树种可以在至少一个保护区内被找到,约30%可以在植物园、种子库或者其他物种收集地找到。

该《报告》还提出需要恢复被破坏的森林,并且不少地区已经在开展相应的保护和恢复工作。譬如,穆兰杰雪松(Widdringtonia whytei)是产自非洲国家马拉维的一种名贵树种,由于其木质耐用和芳香而一直被用于建筑、家居等用途,长年的采伐已经造成穆兰杰雪松处于严重濒危状态。在专家们的帮助下,当地正在开展生态修复行动,从当地老百姓苗圃购买了40多万株雪松幼苗并种植在山上,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重要的收入来源,植物园生态恢复联盟(ERA)专家也正在帮助改善植树实践以提高其成活率。同时也在探索穆兰杰雪松其他可持续用途。

《报告》呼吁,要迫切采取行动,防止物种进一步灭绝,恢复受损和退化的生态系统,并且呼吁成立专门的组织,来加强全球树木的保护工作。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数字植物园和科学传播实验室副主任、BGCI中国办公室负责人文香英女士介绍:“中国的植物多样性丰富,树木种类比较多,有树木4617种,其中2147种为中国特有,所以在树木评估的过程中许多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物种评估工作很复杂、任务繁重,评估一个物种的濒危等级需要很多信息,包括目标物种在野外的分布、种群状况,是否植物园内有没栽培,主要濒危原因是什么,濒危原因是什么,通过多少年的观察目标物种的数量在野外是增加和减少的趋势、是否采取了保护行动等。除了查阅区域、国家和地方的红色名录,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专著,BGCI还会联系相应的专家,来获取专业、权威的信息和意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


报道来源: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4/#/newsDetail/0/40257376.html?isShare=true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