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综合新闻

深切缅怀李文华先生

作者:长白山站   更新时间:2022-12-29

今天早上,忽然得知我十分敬重的李文华先生逝世的噩耗,万分悲痛!

我是1980年在长白山工作时认识李先生的。自那以后的数十年间,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合作完成了几项任务,对我本人和我所在的单位帮助极大。因此,李先生在我的心目中是亦师亦友,享有崇高的地位。所以,近年来每当我们有机会相遇时,我都会感激地对他说:“李先生,您是我的恩人!”

最近,在我撰写回忆录的过程中,已经将我们过去许多年中合作共事的点点滴滴记录了下来,相关的照片也都被整理了出来。我原本希望在最近找机会将这些文字和照片展示给他,同时我们在一起叙叙旧。可是,我等来的却是他突然仙逝的噩耗!结果,我的这个想法成了永远也无法实现的夙愿!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李先生和我之间的合作、共事,主要是在1986至1991年这段时间进行的。在这期间,李先生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而我曾任院沈阳应用生态所副所长兼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站长。

1986年7月5-11日,“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和环境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mperate F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在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山保护区举行。该次会议的发起单位是MAB中国国家委员会、UNESCO和英国陆地生态研究所(ITE)等机构,承办单位是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简称林土所,1988年改为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是阳含熙,委员有马世骏、王战、J.N.R. Jeffers(ITE所长)、H.L.Teller(UNESCO驻华代表处主任)、李文华等,我任秘书长。来自我国和美、英、加、日、瑞典等13个国家及UNESCO的130多位著名学者和官员出席了该次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举办的一次森林生态学领域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取得了巨大成功。作为MAB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的李文华和秘书长赵献英,从会议目的、任务的制订到组织、安排的一些细节,都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对于会议的成功举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6至1988年间,李先生以MAB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牵头与MAB美国国家委员会的协调人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的O. Loucks 教授合作,共同开展了“中-美阔叶林生物圈保护区合作研究(Broad-leaved Biosphere Reserve Program, 缩写为BBRP)”这一国际合作项目。其间,我作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所代表的中国温带森林这一课题的负责人,在李先生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该课题的合作研究任务包括森林凋落物分解、森林动态模拟和碳、氮循环三个方面。由于这些研究内容当时都是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我们的合作伙伴中包括了像J.Franklin和H. Shugart这几位国际知名的学者,因此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仅是为长白山站培养了几位青年学术带头人,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森林生态学的发展。

1987至1989年间,李先生以MAB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与西德政府科学技术部合作,开展了“中-西德生态学合作研究项目(Cooperative Ecological Research Program, 简称CERP)这一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是西德政府对中国的一个技术援助项目,目的是通过德国提供的资金、技术和智力支持,帮助中国提高资源和环境保护及管理方面的能力,李先生任项目中方的总协调人。长白山课题的名称是“长白山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及应用”,由我任课题负责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西德政府向林土所无偿赠送了两台幅宽达1.8米的大型数字化仪、两台微机和ARC/INFO软件,总价值约25万美元。同时,西德政府还向长白山站提供了2万美元的赠款,用于在阔叶红松林标准地附近建设高62.5米高的通量观测铁塔的部分费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为长白山站提供了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设备、培养了人才,而且为长白山保护区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框架,将保护区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信息化阶段,为我国在自然保护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建立了示范性样板。

在我于1986年后担任长白山站站长期间,李先生任长白山站学术委员会主任,他对于长白山站研究规划的制定、研究任务的选定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都将给予了许多指导和帮助,为该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长白山站的所有同事都十分感谢、爱戴、尊重和怀念李文华先生!

自我1993年初调来综考会工作后,开始了在孙鸿烈院长的领导下,执行世界银行贷款及其配套项目,建设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工作,孙院长时任科学委员会主任,我任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在这期间,李文华先生与徐冠华、叶笃正、陈述彭和G. Gosz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一起被聘为CERN科学咨询委员会的成员,为该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李先生担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期间,我任常务理事。那一阶段,我们每年都聚会几次,我常有机会聆听他对于我国生态学发展和生态系统管理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愿景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受益匪浅。

几十年来,我一直非常崇敬李文华先生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我钦佩他高尚的人格。李先生性格直率、坦诚、谦和、乐于助人,得到所有与他共事的同事们的一致赞扬。

我钦佩他对科学事业的杰出贡献。李先生一生在我国的自然资源考察、森林和林业及生态学诸多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特别是在暗针叶林、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钦佩他在国际合作领域展现出的高超能力。李先生凭借他在研究工作中的深厚积淀和熟练运用英语及俄语的能力,曾担任MAB国际协调委员会主席等国际学术组织的要职。每当他在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时,其演讲用词、姿态和着装都十分得体,得到了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IUCN(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等学术组织的高度赞扬。通过他的努力,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李先生是我国生态学界在国际学术界最为活跃、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

回想起来,我十分有幸在过去几十年中曾与李文华先生长期共事,得到了他的许多指导和帮助。对于这些,我感恩不尽,将永远铭记在心!

我将以李文华先生为榜样,沿袭我退休后确定的“服务社会,愉悦自己”的生存方式继续努力,力求在有生之年生活得更健康、更有意义、更精彩一些!

永远缅怀李文华先生!

1986年7月李先生与出席长白山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国内外学者合影

1986年7月李先生与出席长白山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国内外学者合影

1993年李先生出席长白山站学术委员会

2002年李先生出席长白山站学术委员会


赵士洞

2022年12月23日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