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综合新闻

中国农业大学野外基地

作者:沽源站   更新时间:2015-10-10

由于农牧交错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经济生产方式以及其形成原因等,是我国特有的生态、经济交错带,如此之大的一个景观,在世界上也绝无仅有。开展该方面研究不仅丰富了生态交错带的类型,也为研究生态交错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地。我国学者很早就注意到这一问题,早在1953年,赵松乔就提出了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并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先后对内蒙古农牧业生产配置、甘青农牧交错带地区农业区划及川滇农牧交错区的农牧业地理进行了专门研究;任继周院士也曾提出了农牧交错带系统耦合理论,在该区倡导发展草地农业,实现生产效益的放大;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单位也开展了一些相应研究。但是有关农牧交错区的研究始终偏重于农业生态系统,而相对忽视了自然存在的草地生态系统,没有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科技部、农业部等相关部委非常重视我国农牧交错带的特殊自然经济特点,在研究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设置了“973”等一批相关研究项目,把我国农牧交错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农业大学即批准在河北围场的后沟牧场设立研究站,尽管当时尚未上升到农牧交错带研究高度,但已经是草地和农学专家共同进行研究,工作着重点在如何进行草地放牧管理和提高农田的作物产量,发表了一些相关文章,还获得了国家和有关部委的科研奖励,这应该是我国农牧交错带研究的早期贡献。该站至今仍然作为中国农业大学一个研究站点,这里有中国农大的固定房产和一些野外研究设备,每年仍有研究生进站研究,积累30多年的气象、土壤、植被、农田、沙漠化防治等方面的资料,基本观测设备完备,为今后开展农牧交错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七五”、“八五”期间,我国的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农业大学根据国家农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始加大对我国农牧交错带的研究力度,又开始在河北丰宁、沽源及内蒙的武川县设立专门的农牧交错带研究站点,重点开展农田生态系统及草地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七五”—“九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武川干旱地区农牧业发展综合技术体系研究”曾获国家三等奖、农业部一等奖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九五”期间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华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畜牧业高效发展技术”(96-016-01-04),首次在我国以试验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华北农牧交错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草地畜牧业生产的优化及合理配置等;2000年承担的农业部“948”重大引进项目“退化草地综合改良技术研究”也主要以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对象;目前在研的科技部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星火计划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等10余个项目,也主要是在该地区开展。科技部更是从基础理论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国家“973”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专门立项研究我国农牧交错带的问题。河北省有8个县处于坝上与内蒙古高原接壤的地区,因而河北省的有关草地方面的研究全部在坝上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起在农牧交错带建立了多个省级、地方级的牧场,作为农牧结合的生产试验示范基地。河北沽源在气候、地质地貌、生态系统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上是北方农牧交错带最为典型的地段,最集中的表现了气候、地貌和土地利用形式上的多重过渡性,因此其在国际上、国家、河北省等各个层次上都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作为京、津的风沙源,对维护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地建立国家级的农牧交错带野外研究站,开展农牧复合生态系统进行定位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农牧交错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