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环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台站简介

环江站站点介绍

作者:环江站   更新时间:2007-05-24

一、试验站概况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环江喀斯特站)始建于2000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该站于2005年进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也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际长期生态系统研究网络(ILTER)的成员单位。2009年,环江站获批建设国家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园区;2013、2017、2021、2022年经广西科技厅批准分别建设广西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广西喀斯特生态过程生态过程与服务重点实验室和河池环江农田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18年,获批建设喀斯特关键带结构-过程-功能综合观测研究平台。目前,环江站已成为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观测与研究、人才培养平台的技术依托单位。


       喀斯特地区是类似沙漠边缘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生态脆弱带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喀斯特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其基岩裸露总面积达54万km2,面临环境退化和贫困的双重压力。该地区可溶岩造壤能力低,长期强烈的岩溶化作用产生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导致水源漏失、深埋,形成水土资源不配套的基本格局,旱涝灾害频繁,石漠化严重。围绕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于2000年开始正式筹建环江喀斯特站。

       环江喀斯特站以农业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为基础,重在探索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演替过程,揭示其退化机制,建立退化生态系统人为调控技术体系与模式,采取“一站四点的网络式布局”,由木连综合研究示范区(核心园区)、古周生态重建示范区、肯福移民安置-科技扶贫示范区、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成。核心园区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境内(北纬24度43分至24度45分,东经108度18分至108度20分),交通便利,面积146.1hm2,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地貌类型,具有良好的区域代表性;海拔高度为272.0~647.2m,洼地面积占试验站总面积的20%,坡地面积占77%,土层厚度10~160cm。试验站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季,年均降雨量1389.1mm,气温19.9℃。当地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桑叶、甘蔗等为主,试验站范围内的维管束植物共有241种,隶属91科206属,其中草本植物107种,灌木73种,藤本29种,乔木32种。 

二、研究方向

       瞄准喀斯特生态系统国际学科前沿,根据国家西部开发、石漠化综合治理、精准扶贫等多重战略的需求,围绕西南喀斯特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问题,以农业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为基础,探索喀斯特农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揭示其退化机制,建立退化生态系统人为调控技术体系与模式。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 喀斯特生态系统演替过程及其生态效应;
(2) 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与恢复技术;
(3) 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健康评价;
(4) 喀斯特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优化管理对策。


三、支撑条件 

       试验站木连园区拥有1100m2的综合办公大楼、1420m2的生态实验楼、1480m2的站流动公寓楼以及300m2的生产用房,水电、消防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通讯与网络设施齐全,具有防火防雷等安全设施,配套了室外篮球场、兵乓球室,能同时容纳40~60名科研人员工作和生活,并保障研究生开展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测试。此外,古周示范区、木论示范区分别拥有210m2和360m2的工作楼。

       试验站具有光合作用仪、植物根系监测系统、水分中子仪、自动气象站、GPS接收机(GEO XT6000-G)、探地透视仪(MALA ProEx)、便携式光合作用仪(TPS-2)等仪器设备,能进行气象要素观测、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及常规分析,植物生长情况监测、植物样品处理与常规分析,水土流失、土壤水分观测等,可满足国家生态环境野外研究站试验观测指标体系的要求。

      在国家发改委CNGI项目支持下,环江站原有的网络环境升级为IPv6网络环境,实现了环江站办公、生活区域以及野外试验核心区的无线网络覆盖,支持所有移动网络设备及野外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无线方式接入网络,同时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研究态所通过宽带网络接入了科技文献查询系统。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