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综合新闻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第十二期光华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天童站   更新时间:2018-07-25

    2018623日上午,第十二期光华研究生学术论坛准时在资环楼148举行。本次光华论坛的主持人是邓泓老师,在作开场介绍后,严佳瑜同学带来了第一个口头报告,题目为耕作深度和茬口模式对上海浦东稻田杂草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的影响。报告中讨论了耕作模式和茬口模式的不同影响效果,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就翻地深度、杂草种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第二位做口头报告的是来自邓泓老师课题组的吴双同学,她所做报告的主题是绿肥植物种植对土壤磷的可利用性研究。其中详细阐述了绿肥在生长期间表现为对磷素和有机碳的吸收利用,同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氮素的累积,还降低了碱性土壤的pH值。绿肥种植期间有机质缺乏,总磷相对不缺,但作为适应性酶的磷酸酶活性升高从侧面说明了土壤可利用磷的缺乏。老师们从试验设计中对照组的方面给出了指导和建议。

  第三份口头报告来自于周小奇老师课题组的卜雪蕾同学,报告题为“Extreme drought slightly decreased soil labile organic C and N contents and altere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 subtropical evergreen forest”。讨论了干旱对土壤有机磷和有机氮以及微生物丰度和结构的影响。

  第四位做口头报告的是周旭辉老师课题组的刘瑞强同学,主题为“Mycorrhiza-saprophyte competition contribute to long-term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subtropical forests”

  在短暂的茶歇过后,最后一位做口头报告的是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这是他在中国的最后一场学术报告,主题为“Decoupling habitat fragmentation from habitat loss: butterfly species mobility obscures fragmentation effects in a naturally fragmented landscape of lake islands”。陈小勇老师和邓泓老师从研究物种选择的角度交流了生境破碎化的影响水平。

    接下来,还有三位同学进行了精彩的进展快报。他们分别是:刘嘉斌(韩骥老师课题组):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分析────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张然(张健老师课题组):Partitioning the regional and local drivers of phylogenetic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along temperate elevational gradients on an East Asian peninsula 张春松(由文辉老师课题组):Predators help protect carbon stocks in blue carbon ecosystems

    最后,邓泓老师和各位出席老师均对整场论坛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同学们也提出了自己想法并向论坛组织者提出了建议。第十二期光华研究生学术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