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网络介绍

黄顶副教授帮扶椴木梁村:曾经的“慵懒”村庄 迎来了草场“丰收季”

作者:沽源站   更新时间:2019-10-12

    编者按:当劳动无法带来足够的收获,农人就不再有精气神投入劳作。坐拥天然草场20000亩的河北沽源县小厂镇椴木梁村,曾经就是一个比较“颓”的状态,这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家家户户几乎都需要脱贫,可村民却没什么事情做,等着发钱、发物,常见的爱好是“靠着墙脚晒太阳”。

    不缺耕地,人均耕地30亩,每亩地收入仅在100元左右。草场丰茂,养牛的利润全在牛贩子那里。怎么脱贫?关键还是要找到主导产业、找到市场、形成产业链。按照驻村教授团队开出的“脱贫药方”,肉牛养殖终于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循环,秋冬饲草、牛粪堆肥、肉牛育肥,以及新的作物,让椴木梁村今年迎来了“丰收季”,脱贫摘帽近在咫尺。中国当然不是每个村都有牧场,可至少在沽源县,“企业牵头+村合作社组织+贫困户生产”的产业模式被推广至沽源10个深度贫困村,在脱贫攻坚路上,椴木梁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途径。

 

   

    河北沽源县小厂镇椴木梁村,从北京一路向北要驱车300公里,处于农耕与畜牧交汇处,平均海拔超过1500米。全村331户村民中,贫困人口达747人。这里有让城里人惊叹的广袤草场,却也能看到一个村庄能成为贫困村的全部要素。加上其位置距离北京不算太远,种地不如打工的观念,让这个村子早早进入老年人聚集、生产不积极的“颓废”状态。2016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黄顶在沽源县挂职,最初直接接触到的贫困村就是椴木梁村,惊讶的不是当地的贫困,而是大家的精神面貌。

 

椴木梁村有广袤的草场。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在贫困中“慵懒”的村庄

2019年9月的椴木梁村,饲草正值丰收之际。位于村子北侧的天然草场也是一片丰茂景象。在一排二层小楼前后,村民或忙于农事,或大声地与邻居聊天。而几年前椴木梁村的景象,还是一片衰败之气。“当时感受最深的是村民都很没精气神,没什么事做,就喜欢靠着墙脚晒太阳”,这是黄顶初到椴木梁村时的最大感受。

从2009年开始,黄顶就“驻扎”在沽源进行本专业领域内的科研项目。后受中国农业大学党委组织部委派到沽源县政府挂职,任副县长。在2016年12月正式报到后,他接触的第一个村子就是位于小厂镇的椴木梁村。

椴木梁村跟很多贫困村的状况相似:住房破旧、收入低下、没有成型的主导产业支撑当地经济。虽然村中人均耕地达到近30亩,但产值很低,每亩地的收入仅在100元左右。在此基础上,全村331户村民人均年收入仅3000元,贫困人口高达747人。

用黄顶的话说,椴木梁村属于“工业没基础,新产业也没开发起来”。沽源位于北京西北方向约300公里,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水源保护地,沽源是其南部城市重要的饮用水来源,如北京的潮河、天津的滦河均发源于沽源。

“因为离北京近,年轻的、有些本事的都不会留在村里。村里除了老人、妇女,还有一些中年人,40多岁,虽然有劳动能力,但是出去打工不好找工作,整个村子就是属于比较慵懒的状态。”

海拔超过1500米,椴木梁村所在位置的无霜期很短,仅有从6月到8月不到90天的时间。对于当地传统的粮油作物如莜麦、胡麻等,并不“友好”。

由于长期处于深度贫困村的原因,村民依靠着扶贫补贴维持基本生活,但同时也形成了依赖性,“等靠要,等着发钱、发物,整个状态比较被动。”

把草原重新利用起来

在黄顶看来,除了自然条件的约束,当地种植业乏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农业自身发展没有跟上。

新中国成立至今,农民的耕种形式经历了多次变革。而随着规模化农业的出现,个人承包的农田耕种成本越来越高,在竞争上远远落后于现代农场。“以沽源县为例,不同地方的村民种了不同的作物,什么都有,但是等到购买方需要批量采购时,无论哪种作物又都达不到需求,像椴木梁村村民就是以种植莜麦为主,同时还有少量胡麻,但产量也并不高。”

针对沽源县在农业方面的生产需求,黄顶与他的团队通过与当地政府、科技局等部门沟通,逐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3年内累计培训农牧民5.5万人。针对不同乡村的问题与需求,还会组织当地来自农学院的师资“下村”解决村民的生产工作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主导产业带动乡村发展。

 

                                                                   黄顶(左)为村民发饲料种子。受访者供图

 

根据自然条件,黄顶与团队为沽源县下属的12乡镇分别确定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如靠近“草原天路”的村庄发展旅游业,拥有高海拔大面积平整土地的地方发展规模种植,通过引进企业、成立合作社来鼓励和引导村民参与。

对于坐拥106万亩草原的沽源县,畜牧业其实具备很大的潜力。“草原不利用,到了春天防火压力很大,没有养殖业进行草料的消费,到了天气干燥时很容易发生火灾。”

同时由于黄顶本身的专业领域,沽源县如今进行人工种植的饲草种子都是经过培育,粗蛋白含量相比天然的草料高2%左右,为肉牛养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北接内蒙古大草原,南接北京、天津等大消费市场,椴木梁村所在的小厂镇便将养殖业确定为主导产业。

成为肉牛培育和销售的“中转地”

黄顶把椴木梁村的养殖产业,形容为产地与市场间的“桥梁”。

“从内蒙古购买肉牛后,在这边进行短期育肥,再统一销售,整个过程在100天左右。”黄顶告诉记者,位于椴木梁村北部的内蒙古大草原,每到夏天,饲草丰盛,是牛繁殖的主要季节。但到了秋冬季节,由于天气渐冷、降水偏少,每亩产量100公斤的草场无法满足大量的养殖需求,因此当地许多养殖场需要自行购买饲草作为补充。

相比之下,对于纬度更低、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的沽源来说,即便是秋冬季期间的天然草场,依然能保持每亩300公斤的产量。其中,椴木梁村因靠近草场,加上村内大面积的耕种地,成为整个乡镇中肉牛养殖的一个重点区域。

 

 

椴木梁村的肉牛养殖场。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养殖户会在秋天卖出一部分牛,这时候的牛骨架大,但没肉,村子这边的主要工作就是育肥后投入市场”。自去年养殖场项目正式启动后,目前养殖场共有800头商品肉牛,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每头商品牛售价为18000元,出栏销售后能为村民增收不少。

事实上,椴木梁村的村民本来也有养牛的传统。只是由于村中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村民“自养自销”,那点利润几乎都被“牛贩子”赚走了。通过引入企业以及成立合作社,统一养殖、管理、销售,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肉牛养殖的利润。除了在养殖场供职,有些村民还会种植饲草卖给养殖场获得收入。目前,椴木梁村天然草原面积达到20000亩,人工种植的饲草面积超过3000亩。

同时,通过回收养殖产生的牛粪,经过加工、堆肥后形成的有机肥料被用于种植饲草,在保证草场环境的同时,减少多余肥料的投入。椴木梁村的肉牛养殖形成了一种循环。“其实肥料也可以到市场上卖,价格在800元一吨,但目前主要还是用于牧场自身的种植需要。”

村民开始主动要求种“藜麦”

2017年开始,椴木梁村进行了新民居改造。通过统一规划、集中居住的原则,完成了新家园建设,位置距离原本的村民住宅区相距两公里。

秋收时节的椴木梁村,记者在田间看到红黄相间的麦类作物。村民告诉记者,这种作物叫藜麦,能用来熬粥喝,保健效果非常好,往外卖的价格也很高,每亩地能收入600多块钱,“村里种的不多,我们也是看到别的乡在种,说效益很好,就向公司要了种子,等秋天等他们来收。”

 

         村里种植的藜麦。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就藜麦的种植,记者询问了黄顶。他表示,藜麦确实是县内近几年引进的重要农作物之一,主要集中在黄盖淖镇,距离椴木梁村大约50公里。种植者多为看到藜麦的可观收入,主动向企业要了种子,进行种植工作。而这种主动寻求变化、愿意尝试新事物,在黄顶看来,恰恰是村民的一个重要变化。

“现在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会根据自己的条件去积极投入生产工作,不少外出打工多年的人也回到了村子,负责合作社的工作。”

今年,椴木梁村的畜牧业即将迎来首轮“丰收”,在此基础上的村民人均年收入据估算已可达4500元,整个产业链模式为当地在今年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奠定了一定基础。而在今年5月,黄顶结束了在沽源的工作,回到了校园,却总在惦记着300公里外那个高海拔的村庄。相比数字上的脱贫,他认为村民首先要确实地希望改变自身处境,那种改变处境的愿望才是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因为说到底,农村还是村民自己的。”

                                                                                                                                       

                                                                                                                                          

                                                                                                                                              新京报记者 张羽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项玲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