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网络介绍

南京地湖所2022年研究生野外台站实习成功举行

作者:太湖站   更新时间:2022-07-19

为帮助研究生直观了解研究所科研支撑体系架构,实地参与野外站台工作,促进研究生的思维碰撞和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增进研究生对研究所的归属感,6月20日-25日,南京地湖所组织全体2021级博士生在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以下简称“太湖站”)开展“流域地理与湖泊科学野外实践”课程实习。近30名研究生参加本次实习,10余名老师参与实验指导、课堂授课和户外考察等实习环节。本次野外实习由研究生部、太湖站共同主办。 

6月20日下午,开班仪式在太湖站综合楼大会议室召开。段学军副所长在开班仪式上致辞,他首先对工作人员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对参加本次实习的同学们表示欢迎。他指出,本次野外台站实习是研究所为促进研究生熟悉野外工作、提升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素养而设立的课程,同学们应充分利用宝贵机会,加强学习交流,将自身科研工作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他希望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遵守纪律、深入思考、勤于总结,将实习中的所思所学运用至学位论文的撰写和今后的学术训练中,同时也希望此次野外站实习为研究生生涯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随后,太湖站执行站长朱广伟研究员对太湖、太湖站的概况进行了介绍。开班仪式结束后,工作人员带领师生参观了太湖站园区风貌。 

本次野外实习设置了学术报告与交流、野外采样、实验分析、流域考察等丰富的环节。 

在学术报告与交流环节,朱广伟老师对湖泊生态观测研究进行了宏观介绍,于谨磊老师阐述了鱼类的分类、功能、调查方法及其群落调控在湖泊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许海老师介绍了太湖富营养化发展历程与控制策略,张民老师对太湖浮游植物与蓝藻水华进行了介绍,关保华老师介绍了大型水生植物的研究概况,蔡永久老师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同学们认真聆听、踊跃提问,展现了极高的学习热情。 

在野外采样和实验分析环节,张民、沈睿杰、钟春妮、钱荣树、国超旋等老师带领同学们乘船下湖,进行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样品的采样学习,并分组指导同学们开展水化学分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以及底栖生物的鉴定及计数。同学们主动上手、仔细操作,感叹实验数据来之不易的同时也收获良多。 

在流域考察环节,同学们参观了东山站并进行现场交流,前往西山岛太湖生态岛项目基地参观,并听取项目介绍报告。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就实验装置、生态建设等问题与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 

实习接近尾声之际,同学们分组汇报了本次实习的总结,他们感谢了老师们对于本次实习的辛勤付出,并将自己在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进行了阐述。总结会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掌声与欢笑声交织。本次实习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此次研究生野外台站实习为研究生提供了实地参与野外工作、学术交流互动的宝贵平台,提升了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增进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了同学们的集体感和凝聚力,激励同学们坚定投身于科研事业,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投入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科技创新事业中。

研究生实习感悟:

张晨雪(专业:自然地理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太湖站实习,锻炼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科研数据的来之不易;不同学科的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也激发了我们对未知领域的思考;几天的团队合作,让我们铭记了同学之间那真挚的感情……短短五天,却让我们受益匪浅。

李营营(专业:人文地理学):

本次实习增强了我对湖泊研究的理论认识,增强了我的动手实操能力,也让我收获珍贵友谊,感受到强烈集体荣誉感,愿和伙伴们砥砺前行。

曹振(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本次太湖实习之旅让我明白了湖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使我更加坚信湖泊科学发展、湖泊生态治理对促进国民经济提升意义重大。

王玮佳(专业:环境科学):

在一周的实习中,切身体会到了不同领域科研的艰辛,感受到了科研工作每一个细节所需要的严谨和认真,也增进了和同学们的交流,忙碌之余,看晚霞、吹湖风、赏萤火虫、数星星,实在是珍贵、美好又难忘的一段经历。向所有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致敬!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