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洋所大亚湾站参加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科学节2025广州专场活动

作者:大亚湾站  更新时间:2025-11-05

1月1日,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科学节2025广州专场暨中国科学院植物园第十一届名园名花展”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盛大举行。活动吸引了40余家中国科学院院内外机构踊跃参与,为公众带来了琳琅满目的创新科技成果、特色展品、精彩纷呈的节目以及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南海海洋所组织科普志愿者队伍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节目+节日”两大特色,共设置“名园名花展”、“创工坊”、“创新展”、“科学零距离”、“科学之美”等多个板块,通过科学展览、实景模型、科普报告、科学参观、科学实践等形式,让公众全方位感受科学魅力。


在“创新展”板块,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为公众带来了一系列形态各异的海洋钙化藻类生物标本。从形态与普通海藻区别不大的各类仙掌藻,到宛如微型玫瑰石块的珊瑚藻,这些看似小石头的生物瞬间吸引了公众好奇的目光。这些珍贵的标本,生动地揭示了以钙化藻为代表的海洋植物独特的生存智慧:它们利用碳酸钙构筑“铠甲”,在竞争激烈的海洋环境中立足;作为关键的“海洋建筑师”,参与构筑珊瑚礁生态系统,默默守护着海底世界的生机与平衡。李淑博士通过各式珊瑚标本,向公众讲解了造礁珊瑚的生境特征、繁殖方式及珊瑚岛礁的形成过程,让公众了解到珊瑚礁不仅是天然的资源宝库,还具有防浪护岸、环境调节、维持全球物质循环与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更是研究古气候环境的珍贵记录者。这场别开生面的展览,以趣味性、沉浸式的方式引领观众一同穿越深海时空,共同探秘了海洋生物生存演化及其与海洋环境相互影响的科学奥妙,更在每一位参观者心中播下了探索海洋、爱护蓝色星球的科学种子。同时,南海海洋所科普志愿者团队还组织了海洋科普知识有奖问答互动活动,让公众在寓教于乐的欢快氛围中收获了海洋科学与海洋历史文化知识。在“科学之美”板块,南海海洋所以海报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近年来研究团队在海洋生物生态方面的新进展,包括五彩斑斓的砗磲,萌态可掬的膨腹海马、豆丁海马,婀娜多姿的草海龙、叶海龙,精美华丽的鹿角珊瑚等,让公众看见科学家眼中的世界,感受科学的自然之美。



“科学节不仅是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窗口,更是连接科学与公众的桥梁。” 本次活动通过多元化的科普形式,紧扣“美丽湾区科学万象”的生态愿景,生动呼应“绿色全运”理念,为广大公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科学盛宴”,不仅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也让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在他们心里萌芽、生根。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